永远的校长—梅贻琦

 

作者:周文业


1.jpg    梅贻琦,字月涵,1889年12月29日生于天津,祖籍江苏武进(今常州)。父亲梅臣,字伯忱,20岁中秀才,后两次赴京赶考不第,一生从事盐务。梅贻琦为长子,有四个弟弟和五个妹妹,在堂兄弟排行第五。父亲平日极为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把梅贻琦送进天津严修严氏家塾。1904年梅贻琦成为天津南开学堂的第一班学生,系张伯苓校长的得意门生。1908年梅贻琦被保送保定高等学堂,1909年以第六名考取首批清华的留美公费生。1909年梅贻琦进入美东伍斯特理工学院,学习电机工程,1914年获工学学士学位。

    1914年梅贻琦毕业归国,任天津基督教青年会干事。1919年6月,梅贻琦与在严氏家塾中相识的韩咏华结婚。此时梅贻琦已30岁,韩咏华26岁,在民国已属大龄晚婚,夫妻相伴终身。

   1915年梅贻琦应清华学校周怡春校长的聘请任教清华,教授数学和物理。1921年取得清华公假再度赴美深造,入芝加哥大学进修。1922年获机械工程硕士学位,同年游历欧洲大陆后回国,继续在清华任教。1925年清华增设大学部,梅贻琦出任物理系教授。

   1926年,清华教务长张彭春辞职,梅贻琦被教授会公选为改制后第一任教务长,时年37岁。清华国学研究院成立之初,由吴宓任主任,任职一年后辞职,梅贻琦以教务长主持院务。他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特别是陈寅恪与赵元任,“始终保持着真挚的友情”。王国维1927年夏在颐和园自沉于昆明湖鱼藻轩,梅贻琦忍痛亲去园内收殓,全程料理后事。1928年清华学校正式改为国立大学。原温应星校长辞职,南京政府委任梅贻琦先生暂代校务。

   1928年8月,罗家伦出任国立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11月,梅贻琦出任清华留美学生监督处监督,到任后即进行了全面改革。1930年罗家伦辞职后,清华校长人选未及时确定,至1931年,教育部长李书华任命梅贻琦出任清华校长,李部长自认这是他在教育部“最满意的一件事”。梅贻琦先生自1931年—1948年任国立清华大学校长,长达17年,1955年—1962年在台湾清华大学任校长,故梅校长被海内外清华人尊称为“永远的校长”。

   清华大学历任校长的任期都比较短暂,清华“驱逐校长”的运动多年此起彼伏。但自梅校长任职清华后,清华学生的口号始终是拥护梅校长。先生是清华大学的“不倒”翁,有人好奇问先生有何秘诀,梅先生说:“大家倒这个,倒那个,就没有人愿意倒霉(梅)的!”梅贻琦为人重实干少说,时人称之为“寡言君子”。

   在梅校长的领导下,清华得以在10年之间从一所颇有名气但无学术地位的学校一跃而跻身于国内名牌大学之列。梅先生一生“仅仅做成了一件事,那就是成功地出掌清华,并奠定了清华的校风”。据陈岱孙先生说,这主要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师资人才的严格遴选和延聘,正是“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具体表现。二是推行 “教授治校”,具体体现就是成功地建立了由教授会、评议会和校务会议组成的集体领导的民主行政体制。建立由全体教师评选产生的教授会,其权限包括:审议改进教学及研究事业以及学风方案,学生成绩的审核与学位的授予,从教授中推荐各院院长及教务长。教授会由校长召集和主持,但教授会成员也可以自行建议集会。


2.jpg


1935年,游妙峰山合影

左起:冯友兰、梅贻琦夫人韩咏华、冯友兰夫人任载坤、校医院祝医生夫人、顾毓琇、梅贻琦、潘光旦。前蹲者:冯钟辽、梅祖彦


   梅贻琦校长推行的休假制度,使得教授工作一定年限后,即可以休假一年赴欧美考察,学校开支一半薪水并报销往返路费。学术自由与独立思考在这样的环境里蔚然成风,学生自然受益颇多。


3.jpg

1935年,会见地质学家葛利普教授合影,左起:张印堂、韩咏华、葛利普、梅贻琦、冯景兰

 

    梅校长延揽人才的眼界与诚意在聘任华罗庚先生时得到极好的体现,华罗庚先生入清华前仅有初中学历,在小学任教后为店员。清华大学能够先聘用再培养,安排修习大学课程,又保送英国剑桥“访问研究”。使得华罗庚先生从最初的系资料员逐步转升为助教,待深入教学展示才华后,能未经讲师、副教授级别而直接被聘为教授,如此过程大多是在梅贻琦的亲自过 问下实现的。

    1937年,抗战期间,梅贻琦任国立长沙临时大学校务委员会常务委员,北大、清华与南开三校在昆明合并为西南联合大学,南开校长张伯苓、北大校长蒋梦麟和梅贻琦组成校务委员会常委会,梅贻琦兼主席,由于蒋、张二人赴重庆任职,西南联大实际由清华校长梅贻琦主持校务。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梅校长以刚毅坚卓之精神,带领西南联大师生,创造了中国高等教育史的辉煌篇章。

    1944年,梅校长母亲在北平去世,他获知后十分悲痛。原定当天下午由他主持联大常委会,同人建议暂不开,他仍坚持照常:“不敢以吾之戚戚,影响众人问题也。”并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盖当兹乱离之世,人多救生之不暇,何暇哀死者,故近亲至友之外,皆不必通知……故吾于校事亦不拟请假,惟冀以工作之努力邀吾亲之灵鉴,而以告慰耳。”

    1946年抗战胜利后,清华大学复校北平,梅贻琦继续任清华校长,至1948年12月共任职17年。在此期间,清华大学已发展成文、理、工、法、农等5个学院共26个系,在校师生2400多人。

    1948年12月,国民政府邀请梅贻琦先生入阁任教育部长。梅贻琦维持了一贯的中间立场,始终婉谢。旋即赴巴黎参加联合国教科文会议,后辗转到纽约定居。1953年任原教育部在美国的文化事业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主要职责系管理庚子赔款基金。

    1951年,当梅贻琦在美国协进社落脚后,夫人韩咏华得此消息,携带两个外孙由香港赴美。此时,儿子梅祖彦正在美国读书,一对老夫妻再度与分别8年的儿子聚在了一起。

    1954年3月,梅先生的长子梅祖彦决定放弃在美国的工作回国,梅贻琦默许,并对儿子说:“你如回国,今后再见面会很难了。”梅祖彦离美回归大陆,未久即分配到清华大学任讲师,梅贻琦先生也于1955年赴台湾。

梅贻琦先生赴台湾,开始用清华基金利息筹办“清华原子科学研究所”,并订立清华“复校”计划。他亲自踏遍全岛,最终在新竹县选定新校址,也就是台湾新竹清华大学的前身。1956年开工兴建,1957年首批校舍完工,各系馆陆续建成,1961年完成原子炉项目,同时也为台湾清华大学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1958年7月梅贻琦出任台湾教育部部长,兼台湾清华大学校长。

    1959年兼任长期发展科学委员会副主席。韩咏华继续留在纽约独自生活,梅贻琦晚年在美国和台湾两地居住。因梅贻琦赴台后领的是台币,薪水微薄,远不能支持家庭开支。一生倔犟要强的韩咏华开始到外面打工。

    此时韩咏华已62岁,在一个盲童学校照料盲童,生活极其艰难。1959年,清华校友阎振兴从美国赴台,曾谈及在美国的韩咏华:“我曾经探望过梅师母,生活太苦,必须跟梅先生说,设法给师母汇钱,或接她来台湾!”说着眼中就充满了眼泪。梅贻琦得知后,认为自己在台薪金微薄,无法汇钱照料,而新竹清华校区的建设正在关键时刻,自己还负有部长教职,应酬极多,心力交瘁。更为难的是梅贻琦的居处是台北清华办事处办公室,没有自己的私人住房,他原打算只有等新竹清华核反应堆建成,自己辞去教育部长职后才能安家定居。

想不到核反应堆尚未建成,教职仍在任上,就因劳累过度,一病不起。

    1960年5月梅贻琦先生患病入台大医院疗养。1961年2月奉准辞教育部长,仍兼原子能委员会主任委员。6月10日,梅贻琦被诊断为患癌。6月11日,梅先生处于生命垂危之中。闻讯赶来的胡适、陈雪屏、钱思亮、查良钊、浦薛凤等学界要人兼好友紧急商谈,电请韩咏华由美赴台予以照顾。韩咏华得到消息,惊惧中匆匆收拾行装飞台。6月19日,韩咏华抵达台北与丈夫相见。7月22日,梅贻琦病情更趋危急,7月28日施行切除手术,病情稍有缓和。

    1962年5月还担任了台湾中央大学地球物理研究所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1962年5月19日梅贻琦先生因骨癌病逝于台北台大医院。

梅贻琦先生逝世后,秘书将他在病中一直带在身边的一个手提包封存了。两个星期后,在有各方人士参加的场合下启封。打开提包一看,原来是清华基金的账目,历年账目记录细致清楚,令在场所有人见了都唏嘘不已。

 

4.jpg

  1954年梅贻琦(中)和缪云台(左)及胡适(右)     

   

    梅贻琦去世后,新竹清华原子炉命名为“梅贻琦纪念馆”。先生葬于新竹清华大学校园内,取名为“梅园”。梅贻琦纪念奖章从此成为台湾新竹清华大学毕业生的最高荣誉。

    梅贻琦故去后,他的妻子韩咏华于1977年“文革”结束后落叶归根,选择回大陆安度晚年。韩咏华回国后受到邓颖超的热情接待,宴请时还特意请天津狗不理的名厨师做了一桌菜。政府特准予优厚待遇,并诚邀夫人为全国政协第四届特邀委员。韩咏华1993年8月26日在北京去世,享年100岁。



0000-00-00




CopyRight © 2015 天津联合助学基金会 onetow.Net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