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恩承:我的南开大先生张伯苓(上)

2019-10-29 | 来源 公号“南开往事”2019年10月13日 

  

   编者按:一百年来,民族复兴大业汲汲骎骎,月异日新。渤海之滨,海河之津,巍巍我南开精神,山高水长,奔流不息,滋润着万千学子,书写着一篇篇与祖国同命运共呼吸的宏文巨著,每一页上都大写着两个字——“公”、“能”。

    忆往思今,百感交集。值此南开大学百年大典、南开中学诞生115年之际,饮水思源,本号特刊发南开大学1922级学长、东北大学原校长、著名教育家宁恩承先生的文章,深切缅怀以张伯苓先生为代表的南开先哲,感谢他们在中国处于最黑暗的时期,用生命点亮真理之灯,陪伴着我们走到今天。这盏灯会一直照亮着——新百年,新南开,新中国,新世界。

    本文略有删改,标题与小标题均为小编所拟。原文标题为《中国现代伟大的教育家张伯苓先生》。

    中国一百年来,祸乱相因,始终在乌烟瘴气之中打滚。主要原因是好人太少,人民贫、病、愚,日处灾荒边缘。国家内忧外患,永在扰攘之中。主政者虽然不贫不病,然而愚蠢荒唐的程度,远超过一般老百姓之上。主政者多冒充伟大,满口仁义道德,而行为则不堪闻问,所以国计民生永远是一团糟。中国尚在人治时代,一切以人为主,“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有一个好人则一切均好,有一个坏蛋则一切全坏。可惜坏蛋太多,眞正伟大人物,言行如一,精忠为国者,为数极少。七十年以来,中国最伟大人物,天津张伯苓先生其一。


1.jpg


    伯苓先生之伟大,在于表里如一。心胸伟大,身材也伟大。他身高六尺五寸,在人群中一见就是伟,就是大。真如鹤立鸡群之中。在南开校园漫步时,伉乃如、喻传鉴、王九龄等有时相随。远看去,好像一个大人先生领一群小孩在散步。其实,喻先生、伉先生均是中等身材,并不矮小,不过在张伯苓先生影照之下就显得渺小了。

    先生声如洪钟,在南开中学大礼堂的修身班全校学生齐集一堂,不论坐在前排,或坐在后排,均可听得清清楚楚。其他大人先生上台讲演,同一讲台,同一礼堂,相形之下,就差多了。在礼堂讲演的名人,如王正廷、顾维钧、梁启超等,其音量均非张伯苓先生可比。汪精卫的演说,富煽动力,娓娓动听,也曾在这礼堂讲过,但其音量仍不及伯苓先生之一半。张先生身材高大,毫不费力,就可有洪大的声音。

    张伯苓先生世居天津,原名寿春,但世人很少知其寿春之名。其弟张彭春则以原名闻于世。在张家大家庭中排行,伯苓先生排第五,故在家称五先生,张彭春为九先生。一些南开老学生,或者常听得校长说“五奶奶”如何如何,九先生如何如何。五奶奶即是伯苓先生之妻,九先生即是张彭春先生。


2.jpg


    伯苓先生生于1876年,那正是中国衰落时期。1860年,英法联军由天津攻破北京,火烧圆明园。1860年代,国内大乱。太平天国长毛造反,占领十三省。太平天国灭亡之后,北方捻匪仍在横行,举国不安。先生生于变乱之秋,可谓生于忧患。

    那时亦正是中兴图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时代。有识的中国人,已知中国老大,帝国这一套衣冠文物,不足以抵御洋枪大炮。遂创新学,学洋务,下洋操,在天津设立北洋水师学堂。伯苓先生1894年毕业于这个北洋水师学堂。当时另一个知名之人毕业于水师学堂者是黎元洪。黎总统退职以后闲居天津,与张先生及南开同人时有往来。他的两个女儿黎绍芬、黎绍芳,一个儿子黎绍基均在南开上学。

在海军船上张先生作过什么官,向来没提过。大概是很小很小的官吧。因为18岁时(1894)就是中日战争(甲午战争)之年。18岁小伙子刚毕业于水师,大概不会升到什么官。

    甲午之战是中国大失败的开始。海军军舰全军尽没,海军提督丁汝昌仰药自杀。由于这次大失败的教训,鼓励了张校长的志气,坚定了他一生的爱国热忱。

    水师学堂是洋务之一。水师学堂的教习,一部分是洋人,因此张先生在水师学点英文及算学。80年前英文算学是很洋化的学问。张先生凭这两项洋学,到了严馆充任英文和算学教习。

    严馆是严范孙先生的家馆。当时清末尚没有公立的学堂,有权势大富之家自请教师,成立家馆以教育自家子弟,严馆就是这样的家馆之一。


3.jpg


   严范孙官名严修,清末翰林,作过学部侍郎、贵州学台。参与戊戌(1898年)康有为、梁启超的新政运动,是当时前进分子,极有眼光。他以为中国不变新法不足以图强。所以他的家馆除五经四书等经义线制书外,加聘张伯苓先生教授算学英文。当时算是很维新了。这是张先生教育事业的起点。

   当时严馆的学生只有童子五、六人。严慈约、严慈敏是当时的学生。据说慈敏最好,不幸短命死矣。南开中学礼堂的后厅命名“思敏室”就是纪念他的。思敏室是演新剧的化妆室,也是小型会议开会之所。周恩来及一班上过讲台的学生全知道思敏室的内容。

   严馆的新学英文、算术相当成功。后来王馆学生闻风而来,加入严馆,从张先生学“新学”。(王馆系天津富商王奎章所立)从此严王两馆合请一位洋教习。可惜时势多艰,变乱屡起。1898年的百日维新失败,六君子弃市北京菜市口。接着1900年庚子拳匪之乱。天津是拳匪的大本营,焚烧抢掠无所不为。接着八国联军攻陷大沽口炮台,攻破天津城,打进北京。西太后仓惶出走,天下大乱,天津受害最烈。张先生亲见拳匪之愚蠢举动,及洋兵之杀戳抢刼,感受极大刺激。当时张先生24岁,血气方刚,深感中国人之愚蠢,人民固愚蠢,当政的西太后、刚毅、端王更愚蠢。后来张先生一生致力教育启发民智,屡次说中国之病在于贫、病、愚三现象,概由于八国联军破天津、占北京一役之影响。中国之积弱无能,洋人之残暴刼杀,促发张先生的爱国之忱。他一生训练学生要爱国,要为公。并以“公能”二字为校训,或源于甲午之战及八国联军破天津占北京的教训。

   1901年,西太后由西安回銮,八国联军由北京撤退,局势苟安。清廷媚外惧内,西太后虽然昏愚如故,然而受外国压力,不得不变法图强。于是废科举制度,兴办学堂。张先生以严馆、王馆的基础,遂改严馆、王馆为天津敬业中学堂。南开中学东楼有一个类似云盘的校钟,上写“天津敬业中学堂”恐怕是敬业中学堂唯一的历史陈迹了。


4.jpg


   1908年移校到南开荒地,天津人称为南开洼。天津有南开、西开、老西开等地。南开是地名,原是最荒僻堆垃圾的地方。天津的最大臭水坑就在南开学校的墙外。北方春季大风,臭气满楼,凡是南开老学生均饱受臭气之熏陶,而今六十年后或尚可于想象中嗅到那大臭坑的臭味。

   1908年,南开第一班学生毕业。这一班学生送给南开母校一口纪念井,在南开中学入门处的右手边。井上有一小牌坊,上列第一班全体学生的姓名。其中第一名是梅贻琦。梅先生作过清华大学校长及教育部长多年,人多知之。另一人是南开最大功臣之一的喻传鉴先生。另一个大功臣华午晴(华白眼)也是第一班的学生。另有银行家大陆银行经理韩云裳等知名之士。

   前此保定有一个什么师范班,办的不好,归并于南开。其中出名人物有陶孟和(履恭)。陶先生系留英学生,主持社会调查所、中央研究院,并任北京大学教授多年,对于中国社会学术很有贡献。

   自从移校于南开以后,校誉益隆,人材辈出。南开毕业生作过部长、大使、大学校长、科学家的,车载斗量。国民政府方面,有台湾大学校长钱思亮,大使段茂澜、于坡吉、张平群,部长郑道儒、田炯锦、张道藩、张厉生、张兹闿、查良鉴、吴国桢、叶公超,等等。共产党方面以周恩来为首,其下有林枫、刘澜波、黄敬(俞启威)等等指不胜数。世界出名数学家陈省身,及出名物理学者吴大猷均系南开出品。


5.jpg


   中国唯一写戏剧够格的万家宝(曹禺)是南开学生。但也有许多名人不是南开学生而误为南开学生的,例如最出名小说家老舍(舒舍予)在南开中学作过教员,不是南开学生。中共女要人邓颖超(周恩来之妻)不是南开学生。许多报纸图书每以邓颖超为南开学生,似乎掠美。邓颖超在天津河北女子师范作学生时,南开尚无女校。南开女子中学成立于1923年,那时邓颖超早已成年,成为共产党员,不是学生了。河北女师校长齐璧亭出国留美期间,张伯苓代理女师校长,所以邓颖超及许多女师学生也呼张伯苓为校长。

   许多学生兄弟姊妹同在南开。例如梅贻琦(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琳(医务署署长)、梅贻宝(燕京大学校长)、梅贻龄(女)。吴大猷、吴大业、吴大立三兄弟。查良钊、查良鉴、查良镕、查良铸、查良镛。张训坚、张训达、张训恭、张训良四弟兄。黎绍基、黎绍芬、黎绍芳等等。多数南开毕生承张伯苓先生的感召,每能洁身自好,对国家有所贡献。作汉奸的人或贪污被枪毙者尚未闻及。

   中学时代人格之感化有极大影响。潜移默化,每于不知不觉之中接受一项道德标准,树立一种永久的是非观念,永生不改。例如南开不准随地吐痰,南开学生每人均已接受这训练,一生实行这好习惯。张校长每以“为公爱国”训示学生,因此南开学生多有为公的观念。这为公的一点是南开与众不同之处。

   张先生眼光远大,60年前即提倡体育,注重科学,主张为公爱国。这三大政策是当时极新颖、人所不知的。当时很少学校有物理试验室、化学试验室,唯南开有之。南开之出科学家,或与提倡科学有关。


6.jpg


   中国人不重视体育,时至今日犹且如此。60年前提倡体育,乃先知先觉的事。因为提倡体育,华北运动会每以张先生为会长或总裁判。而华北运动会之跑第一者常为南开学生。民国初年的郭毓斌、魏文翰闻名全国,均是南开学生。二十年代篮球之五虎将亦属于南开。民国十年以后,南开体育普及,规定每一学生必须跑百码、跳远,方能毕业。每一学生必须抓上铁杠,跳木马。这均是他校所无的体育考验。

   爱国运动每发于南开,且由张校长主持。民国八年(1919年)的五四运动,民国十四年(1925年)五卅抗英运动,均有南开参加及领导。周恩来、马骏,就是这些运动中的知名学生。1937年,日军轰炸南开大学,因南开向为爱国抗日之发源地。

   南开且有一些新课程,例如“时事”、“演说”和劳作实验。虽然未能始终维持,后继为艰,然对于学生的训练不无裨益。

  “时事”是提倡学生知时务,每星期有一课。由先生讲时事,由学生讨论时事,试办之初很有兴趣。然而先生难请,并没有能讲时事、专懂时事特有消息之人。仅能讲讲报载新闻。学生已看过报了,先生用同一来源来讲,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中学学生知识有限,对于政治、经济、哲学、事理,均无认识,更无深刻成熟的了解。对于讨论时事是无法进行的。而且无法像算学、物理可以考试。没考试分数的课,一些学生不理,试行几年,1922年后,就没有正式把时事列为课堂的科了。只时时鼓励学生自己注视时事。

   “演说”是另一新的尝试。一个人表达意见有两种方法,一为笔写,一为口讲。学校教育,仅重笔写,学生不能用口表达他的有条有理的意见,这种教育是不完备的。尤其是在民主国家,在公众之前不能表达己见,则民主政治无法实行。公开演说能说服民众,乃民主国家中领袖的必有训练及能力。张校长训练学生公开演说的意见绝对正确。然而又是同一困难,教公共演说的先生是没有的。而每星期一次演说,学生没材料可说,因而无话可讲。试行二年,这课程也改为课外活动了。


7.jpg


   1923年,张九先生(彭春)由俄国考察归来。把见于俄国学生从事实习、不念死书的教育方法在南开仿行,乃令学生实习工匠、铁匠及工厂。九先生的想法,张校长原不赞成,既是新政,姑且试试。试办一年行不通。学生求学以念书为本,不要作木匠,作铁匠,而且也没有木匠、铁匠可作。只是象征的,木工、铁工,学生随便玩玩,不如苏联学生,与政府工厂有密切联系。九先生的试验不灵,然而南开日新月异,日日求改良求进步的精神不可泯灭。

   南开学生的课外活动,似为各校之冠。学校青年会是基督教学生活动之所。另有童子军、足球队、篮球队、敬业乐群会、南开周刊、话剧团、京剧社等等。学生的德、智、体、群,均有启发和锻炼之所,不仅课本上有成绩而已。


人格高品

   张先生最伟大之处,在于言行一致。自奉俭约,对于金钱一介不取,一丝不苟。南开虽然有董事会,有颜惠庆、吴鼎昌、陶孟和、胡适、丁文江等为董事,这些董事是挂名的董事,既不负筹款之责,也不问校务。一切财权用人均由张先生一人总揽司理。在中国一般人处在此类一人专政制度之下。多是予取予携,钱款不清,有钱下腰包,自己享受。张先生始终住在南开后边电车厂旁边一个臭羊皮市中。三间平房,门前满晒着臭羊皮。但是他这三间房之内部则窗明几净,绝对整洁。地板总是红红的,玻璃总是亮亮的。因为整洁是张先生个人力行的规律之一。用以持家,用以治校,亦用以训示学生。他不赞成名士派之蓬首垢面,乱七糟八。他说,“你要成一个名士是可以的,但不必学名士派。”他对于名士的定义是“一个人说一千句胡涂话,其中有一句稍微明白一点,这个人就是名士。”

   他在学校月支100元,后来有了南开大学,他兼作了大学校长仍支100元。三十年前100元当然比现在的100元价值大,但一家六口,四个儿子一位太太总要极度紧缩方可过活。所靠以维持者是天津电车公司月付300元。天津电车公司是比利时人办的,为拉拢地方人士,聘张先生为董事,月送300元车马费。多少年来张家就靠此过活。其余学校学费收入,外来捐款,涓滴归公,用为发展学校。


8.jpg


   赴北平时,先生永坐三等车。住在前门外施家胡同北京旅馆。店账每日一元。先生去平时,每次带一盒臭虫药,一包茶叶。北京旅馆的臭虫很多,永久欢迎客人。臭虫药是必需的防敌设备。另外张先生自带一包茶叶,因为旅馆的茶叶实在太劣,太要不得,这一包茶是张先生唯一奢侈品。

   虽然这样俭省,每月的钱有时仍不够。唯一办法,是由学校临时挂借。华午晴先生手中有一本秘账,详记每次借的数目。除非绝对为学校公事由学校出账,由学校付旅费外,大多时候均记在他自己挂借的账上。1930年他作东北大学董事,坚决不肯接受分文金钱报酬,但每次出关去奉天时又不是南开学校的公事,他这十几元旅费,就算作向南开挂借。诸如此类,年积月果,多年堆积起来已借到两千多元。

   1934年,日军入关进占冀东,国民政府派黄郛赶到华北,向日军求和,签订塘沽协议。黄郛为维持中国的面子,组织华北政务委员会,网罗地方人士以壮门面。张先生首当其选,自在延聘之例。但委任状送去以后,张先生拒不肯就。黄郛知道我是张先生的学生,特烦我往说。我由北平到天津力陈华北局势之危。先生说:“我已经和日本打过一次败仗了,不能再打败仗。”我说:”塘沽协议已签订了。打败仗的是黄郛,与先生无关。目前仅是春帆楼讲和,得一喘息时间,以期再战。既不作汉奸,亦不向日本人叩头。”许久先生方说,”那么好罢。”方俯允充数为委员。

   当时华北危急,日本人节节逼攻。黄郛的政务委员会支持没到一年,日本特务头子土肥原贤二勾结萧振瀛、宋哲元,另组华北政务委员会。黄郛仓惶南返,再上莫干山休养,不久且寿终正寝了。他的华北政务委员会也风消云散。黄郛南返之前,把各委员的车马费分送给各委员时,张先生在天津不在北平。黄郛把张先生车马费3000元交给我,请代转呈,黄走以后,我去天津送呈这笔钱。张先生大不以为然。他说,“无功受禄,寝食不安,未给国家人民作任何事情,拿这三千元实不应该。”


9.jpg

                                                                                            这是本文作者赴英留学第一年(1925)的照片


   这一下子我可为难了。黄郛南返,随从人员均已星散,这笔钱无从退还。我也不能从中吞没,自己下腰包。在这不得要领之时,我去找南开的金刚华午晴先生和伉乃如先生寻求解决办法。华先生忠厚长者,说不出什么主意。还是伉先生智多星,他说:“校长在学校挂借两千多元,多少年没法还。就拿这笔钱作为黄委员长黄郛个人以朋友身份,捐赠南开代校长还这笔欠款如何?”得此解决办法,我喜出望外,立时把钱交给伉先生。由伉先生出一收据,以为将来在我和黄郛在地下相见时总算有个交代。

  这3000元如何处理,伉先生足智多谋自有办法,无关宏旨。我述这段故事的目的,在说明校长一生公私分明。外边人连同我们这班老学生全不知校长会艰窘如此,欠款无力归还。现代中国人中,这样人绝无仅有,一般人多是公私不分,予取予携。公家钱就是自己的钱,自己的钱仍是属于自己。

南开学校是校长一人唱的独脚戏,尚有条理如此,南开学生应永以为法。


知人善任

  南开的台柱有四个人,伉乃如、华午晴、孟琴襄、喻传鉴。这四人应称为四柱,或四大金刚。南开一切校务行政,全托在这四根柱子上。张校长好比一个大梁,这大梁托在这四柱之上。这四根柱子,永久直立,永久不腐,永生效忠南开。南开之成功在稳定,而于稳定的根源在于这四根柱子。这四根柱子是铁打衙门。至于教书先生乃是流水官,来来往往,进进出出,年年物换星移。而一切学校大计,行政层务,全托在这铁打衙门的四根柱之上。这四根柱永不更换。教员先生,如舒舍予(老舍)、范文澜、罗常培、陈小辫、王老虎等等,全是此去彼来的流水客卿。大学的教授如蒋廷黻、徐谟、李济、何廉、方显廷、罗隆基等,更是临时设帐之事,三五年后就远走高飞了。而这四棵台柱,屹然不动,死而后已。


10.jpg

张伯苓和喻传鉴


   喻传鉴浙江人,南开第一班学生,北京大学毕业。主持校务勤勉认真,五十年如一日。在1920年代,南开只有一千人,规模尚小。喻先生还教几点钟的课。例如四年班(最高班)经济学由喻先生教。后来学校大了,教务繁重了,喻先生就不教课了。1930年代,重庆南渝中学成立,喻先生主持南渝,稳坐沙坪坝,是实际的校长,名义仍是主任。喻先生办事认眞,一丝不苟,学生成绩较差,或被“挡驾”(勒令退学)而请求人情者,多数不准。这些要求不遂而含恨的学生骂他为“臭鱼”。实在喻先生既非鱼,亦不臭,其人和霭可亲,唯我要拙于辞令,说一口浙江音的天津话。每次上大礼堂代校长主持修身班,天下大乱,很少得满意的结果。

   孟琴襄是师范班学生,是南开事务主任。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参加欧战,在法国为华工青年会的干事。(南开另一个华工青年会的干事是郑道儒。)孟先生1920年战后返国即充任南开事务主任。办事有板有眼,能动能俭。南开校内没有一般学校的满地橘子皮,满地乱纸。校中各处整齐清洁,食堂里没苍蝇,厨子茶房,每日必须剪指甲,常常剪发等等,百种屑务多是孟先生管理。1930年,我充任东北大学校长时入关借兵,商请张校长把孟先生借重一年,出关为东北大学的事务主任。孟先生到东大以后电灯亮了,马路平了,水沟通了,教授住宅减少了报怨(300个教授太太,南腔北调七嘴八舌,没报怨是不可能的,减少就好了。)而且一年之中事务部节省20万元,这内中的巧妙,均由于孟先生的事务“天才”。而这天才之来源,是伯苓先生训练的结果。

   华午晴先生是个笨重人物。身材高大,笨是笨极了,但极重要。其重要性非一般局外人所能了解。他的名位官职是什么,谁也不知道。他主持事务,管理房产,修理旧房,建造新舍,但他不是事务主任。因为事务主任是孟琴襄先生。学校的钱款均由华先生经管,但他又不是会计主任,会计另有他人。校长每称“华先生”,学生亦称“华先生”。华先生拙于言词,好像从来说不清任何一件事。但心里有数,任何一件经手的事全清清楚楚。例如八里台南开大学之修建,南开女中之修建,均是华先生一手经办。南开中学的大事,南开大学的大事,均与华先生有份。南开学生不知底蕴,以为“华白眼”是一块大肚皮的一块大肉,殊为皮相之论,不知华先生之重要性。

   最大功臣当为校长秘书伉乃如先生。在学生中最没人缘的人,也是伉先生。学生在背后总说“小伉”如何如何,实在伉先生中等身材,并不小,惟在校长之前相形之下好像渺小。他当时年岁、身材均不小。许多学生说他气派小,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说法。优先生足智多谋,好主意很多,坏主意也很多,在二十年代伉先生兼教化学。周恩来、吴国桢、寗恩承等全是伉先生受业弟子。他教书极有方法,极受学生欢迎。一九二二年以后校务日增,他就专主校务,兼代大学注册部主任,不再教化学了。


11.jpg


   注册部是阎罗殿的判官,主管生死簿的地方,不及格的学生在生死簿上列有“死”字的,对于判官自然不感激。已死的人对于判官自然也无感情。

伉先生足智多谋,深于世故。所谓”深于世故”即是能应付许多好事或坏事,能应付好人或坏人之谓。应付好人用好法,应付坏人须用坏法,道学先生不懂世故人情,仅板着脸说仁义道德无补时艰的话,是无用之人,伉先生不属于这类。在演新剧时周恩来饰女角,伉先生一向充坏小子。伉先生深深了解人性恶的一面,因为懂得应付恶人和坏事。

   许多南开学生不满意伉先生,但又说不出反对的道理来。我曾问过反对伉先生的同学:“你说伉先生怎么不好呢?『为人谋而不忠乎?』”对方却说不出证据来。

   周恩来因为和伉先生一起演新剧,又一度作过校长的助理秘书,因此周、伉二人极为友善。在共党秘密工作时期,周恩来潜来天津,伉先生曾掩护过他。那时国民党时代掩护共产党人乃是杀头之罪,你能说伉先生为人谋而不忠吗?许多人批评伉先生趋炎附势,然而当周恩来避难时,并不是以后的总理。伉先生不是共产党员,而为朋友冒生命危险,不能不说为朋友忠。

   除了四大金刚以外,少数职员多是临时的短期客串人物。校长自己每引以自豪的是他用过三个学徒秘书。一个是郑道儒,一个是段茂澜,一个是周恩来。这三个人后来全成了部长、大使、或总理。是否由于他三个人的“天才”,或是由于校长熏陶教育之功,则须由读史者自己决定了。


12.jpg


   1945年,校长70大庆,当时周恩来在重庆,到沙坪坝来贺寿。他说他的革命成功实由于校长的一句训示。北方冬季天气甚冷,学生宿舍早晨不生火。许多学生贪图暖被窝,不肯起来。校长说,“你要光臀由床上跳起来。当你光着身站在床上,你急于穿衣,急于下床,就起来了。反之如躲在被窝里,越躲越懒,就起不来了。”周恩来说每当革命有困难的时候,他记住张校长这“光着臀由被窝跳起来”的一句,就把困难克服了。

   张校长知人善任是他最大本事之一,伉先生、华先生等四大金刚只有在张先生手下方成为“金刚”,如在别人手下,或者仅是“土法炼钢”而已。

南开待遇菲薄,不足养贤。校长谋同人的生活安定,有一种保险办法。每个高级职员由学校代买人寿保险以求其最低生活之安全。但是连年内乱,外患频仍,货币一再贬值。这些先生的保险金得有多少实际好处,就不可知了。

   公开夸奖是张校长用人术之一。上修身班时,常把华先生、喻先生在学生面前称赞一番。有时也赞扬”五奶奶”(校长的太太)。被赞扬的人自然觉得很舒服。人之为善,每惧他人不知,有人知其善并公开赞扬之,善莫大焉。这些人愿为校长效命。“五奶奶”六十年忠贞相夫,或者亦由于张校长这种夸赞之术使然。


修身敬业

   民国初年孔孟之道仍盛,修齐治平之术仍有势力,各级学生仍讲修身之道,各校均有修身一科,以为德育之本。然而空口说白话,瞪着眼睛讲道德,说仁义,原是干燥无味的事。加以两千年前孔孟之言有许多已不合时宜。五经四书已经不用为课本,修身一科虽是要紧,但这门课不好讲。“修身”教科书也很少,只有蔡元培编的“修身”内列仁义勤学等篇。讲起来略如乡村牧师礼拜日之例行说教,听来毫无趣味。张校长独出心裁,不用修身课本,于每星期三集全校学生于一堂,在大礼堂由张校长亲自讲给学生求学、作人、处事之道,这叫作修身班。

   这个修身班乃是南开特点。南开精神训练,尽在于此。学生在校所学的一点方程式、化学、原子的知识,几十年后早已忘得一干二净,惟独修身班校长所说的话,许多学生尚记得一二。周恩来所说光臀由床上跳起来,即是校长在修身班中之一句。这修身班的影响力乃是眞的教育,眞的精神训练。


13.jpg


   校长在修身班所讲的话没有课本,没有讲义,是一种漫谈,上下古今的事全谈。但媚娓动听,讲道德于闲谈之中,潜移默化之乃使学生成为正人君子。每当校长不在校由别人主持这修身班时,那就糟了。全堂乱烘烘,谁也不听谁,台上台下两边均觉得很窘,很着急。

   校长每次修身班均鼓励学生要“长”要“顶”。每每先说一段故事,或者南开学校的故事,甚至“五奶奶”的故事以为引子,然后再说到有困难时要项;凡作一件事业或求学均要长。每述南开历史之增长,如数家珍,以鼓励学生求知之志,使之日新月异。

   少年时身历甲午的大败仗,所以张先生鼓吹爱国,鼓励学生为公,要公而忘私。他说中国之大患在于人们太自私。必须化私为公,国家方可强盛。

   校长又常引俗语格言以训学生。最近南开一个老学生卢广声说香港剪发很贵,每次要四五元。但是他仍是每半个月剪一次发。因为张校长在修身班上说过“勤梳勤洗睑,就是倒霉也不显。”他得此一句一生受用不少,或者因此一生也没倒霉过。

   校长爱讲鲁哀公问政于孔子的故事。(鲁哀公问孔子有没有一句话就可以富国强兵?如果有那么一句话,那是什么呢?“一言可以兴邦有诸?”这句话问的本来很胡涂。孔子答他说,治国之道很多,很难于用一句话概括一切。不得已用一句最简的话说是“为君难”。)校长每以此训示学生。做事必须战战兢兢念念不忘困难,随时随地小心,就不致有错了。

   张先生训示学生敬业,凡事须认眞作,好好作。不可马马虎虎,不求甚解。陶渊明的不求甚解,不合现代科学精神。学生组织中有一敬业乐群会。周恩来是这敬业乐群会的活动分子之一。张先生以敬业乐群为训示,敬业是个人工作原则,乐群乃是公共生活的基本道德。中国人只知个人,及他个人的家,而没群的道德,乃是国家大患。这个敬业乐群会办了许多年。还过一个刊物叫做“敬业乐群”。

   修身班所讲的基本道德,要学生为公、为国,也要学生有能力。没有能力,则“天下为公”一句话是空洞的,不能实现的。


14.jpg


   日新月异,天天求发展,天天求进步,乃是南开基本精神之一。张先生每深入浅出以俗话“长”“顶”说出这道理。只有对于念过四书的老学生方引证“康诰曰作新民,苟日新,日日新”之原词。对小学生每说“后排的小学生你们懂吗?”小学生谁也没勇气自认不懂。校长每自问自答“你们不懂”。许多一二年小学生越小越自负,对于校长所说“你们不懂”一句话很不服气。但许多小学生都也记得校长的话,永生不忘。

   防微杜渐是张校长另一训示。“君子防患于未然”,凡一件坏事须在起源时严防制止。如果起首之时不防,以恶小而为之,任小恶发展,终成燎原之火,不可收拾的大恶。他说“你要不抽烟(鸦片),先要不抽烟卷。”南开对于学生吸烟严厉之至,吸烟者开除,虽是罪轻罚重,盖亦本于防微杜渐之意,南开始终严厉执行。

   离校的南开学生多数永生不抽烟,没有肺癌。但有些人离校后染了这小恶习,违背了张先生所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道理。但这些学生早已长成,且均已离校,不吸烟的校规鞭长莫及,无法以开除为制裁了。有一次一个老学生于南开校友会时自宣其非。向校长说“我抽烟了。”校长说,“我的规章对于已离校的学生已经放宽了。你抽卷烟是可以的,不抽大烟就行。若是你抽上了大烟,我的规章是你不抽白面(海洛英)就行。”

   有一学生开玩笑说“假如有抽上白面的又该怎么办呢?”张先生说:“你指出那个人抽白面,要他到我这儿来我告诉他。”因为南开学生向来没抽白面的,所以校长的挑战是胜利的。张先生向不为假设的问题而烦恼。以假设的问题呶呶不休,白废唇舌,辩得面红耳赤,张先生从来没有过。

   【20世纪】三十年代华北局势日非。南开在大后方的重庆沙坪坝设一分校名为南渝中学,发展甚远,不久已达3000人。1937年后,天津为日军占领,日本人以南开为抗日大本营,乃大肆虐,南开大学被日军炸毁,南开中学亦无法开门。于是重庆的南渝中学改为南开中学。1941年后日本屡战屡败,国土重光之期不远,人们以为不久可以恢复天津的南开了。1943年重庆南开中学校务会议,不知什么人提出南开名义问题的争辩:天津光复以后,如果天津一个南开,重庆又一个南开,岂不相混?如果重庆南开再改回南渝,出尔反尔也似乎有困难。众议盈庭,辩论了许久得不到一个满意结论,没人提出妥善办法。张校长沉默了许久说,“只要天津收复了,日本人打败了,这南开校名问题你们交给我办。”与会的人均哑然失笑,不再辩论了。



0000-00-00




CopyRight © 2015 天津联合助学基金会 onetow.Net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