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付出 远程相会



    2017年暑期,联合助学基金会组织两所农村学校20名师生参加远程视频学习交流活动在蓟州区下仓镇大杨学校举行,农村学生通过远程网络视频与ICCCI中文学校的十余名同学及家长进行了为期两天的交流座谈。

1.jpg

    见识是一种积累,来源于日常的广闻博读,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点滴成长。亲历万水千山或在阅读中增长见识,对于农村学生来说多是难以实现的。由此,导致大多数农村学生“输在了少年儿童阶段”,成年后才有机会“从头开始,奋起直追。”

2.jpg

    为让农村学生拓宽视野、增长见识,联合助学基金会通过策划组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激励学生大量阅读,期望有助于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为此,基金会特邀请ICCCI中文学校合作该项目,希望通过“远程视频交流”来探索通过同龄人的激励来促进学生大量阅读,进一步养成阅读习惯的目标。

    远程视频交流活动成本较低,让农村学生不出校门就能同“远在天边”的同龄人对话,希望能够弥补因条件所限而带来的信息、视野与见识的缺失,让农村学生见到“平时见不到的人,”听到“过去不知道的新鲜事,”以期实现在交流中“拓展视野,丰富见识”的助学目标。

    ICCCI中文学校李仁华校长在活动第一天亲临视频现场,与大杨学校的校长首先进行交流,介绍了中文学校的教育理念与运作模式,ICCCI前任主席卿科云介绍了丰富的文化活动,ICCCI主席莫才清等负责人在第二天也参加了活动,组织中文学校的学生在交流中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讲述了许多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众所周知,先进的教育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发挥学生的兴趣特长,以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为主,重视实践和交流的教育制度。ICCCI中文学校的学生及家长们非常重视这次与农村学生们的交流机会。中文学校参加交流的孩子年龄从7岁到17岁的都有,他们在家长的帮助下,每人选了自己有兴趣并与读书有关的题目,精心准备了幻灯片、录像和讲稿在视频中与农村学校的学生们进行了有效沟通。

    远程交流看似没有固定主题,但实际作用却很大,同龄人之间的交流更有利于拓宽农村学生的知识面。在第一天的交流活动中,刘安琪和刘安洁姐俩带头讲了她们参加的暑期读书活动并放了一段录像,给农村学校的孩子们看了社区图书馆。王一来讲了读小说与看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之间的不同,强调了读书的乐趣。卿媛媛带去了自己正在看的书,并讲了她在夏令营中辅导小朋友看书的体会。

    第二天,农村学校的孩子们率先讲了他们阅读图书角中一些书籍的故事和体会, 演唱了一首<外婆的澎湖湾>。然后,中文学校的甄雅浩和他的朋友姜皓涵利用插图讲述了他们最喜欢的两本书,包括孩子们都喜欢的哈里波特。熊琳兴奋地讲了自己在中国参观大熊猫的经历和她的课外活动。黄美珊和她的好朋友蔡茉莉活泼大方地教孩子们唱英文字母歌,大大活跃了视频交流的气氛。中文学校的孩子们还在农村学校孩子们的要求下,当场用英语对话,让农村学校的孩子们学习到了纯正的英语发音。

    这次交流活动没有主讲老师的教学大纲,有的是同龄人分享读书经验和兴趣爱好。中文学校的小志愿者们为了这次活动,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内容,使这次活动办得生动有趣。视频交流使双方孩子们都受益匪浅。农村学校的孩子们第一次参加远程视频交流,了解了同龄人能在一个暑假阅读几十本图书,亲眼看到他们图文并茂的讲解,自信阳光的表现,很受鼓舞。中文学校的小志愿者们,也在这次活动中得到了锻炼,为远程交流项目付出了自己的辛苦和努力!

    ICCCI中文学校成功策划和组织,促成了该项目的顺利实施,为联合助学基金会“读书伴我成长”图书角项目实现“项目延伸的软效益”迈出关键的一步,对慈善助学事业的发展与文化教育交流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这次活动也为ICCCI 中文学校的孩子们提供了一次献爱心的机会。

    我们相信,在为爱付出的瞬间,每一位志愿者的内心都会有满满的感动。我们很高兴地看到中文学校的孩子们非常愿意为农村学校的孩子们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请。

    多一位爱心志愿者的加盟,那些身处困境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就会多一分快乐,少一分悲伤!让我们共同努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

 


                                             




0000-00-00




版权所有 © 2015-2024 天津联合助学基金会    津ICP备08100248号-1